两化融合贯标认证
体系概述: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,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;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,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。
认证的基础条件:GBT/23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说明贯标企业不限制行业,不限制规模。 基本条件:工业企业进行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,包括资源计划(ERP)、产品生命周期管理(PLM)、产品数据管理(PDM)、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(MES)、客户关系管理(CRM)、供应链管理(SCM)、办公自动化(OA)和人力资源(HR)等等信息化系统建设,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,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。
1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,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;
2、企业所属行业生产制造类型企业,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。
3、企业人数一般要求30人以上,年产值一千万以上。
4、公司须具备1个信息化系统,(如ERP、MES、CRM等)。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最好是比较齐全,能体现某一个亮点。 5、信息化系统与企业的服务密切相关。
体系作用:
1、为组织量身打造一套适宜、充分、高效的管理体系 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、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,为企业量身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,推动企业深层次的管理变革。
2、知识和经验的传授,为组织培养一批“内部咨询师” 帮助企业准确、深入、全面地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方法论,做好知识和经验的传承,帮助企业培养出一批企业内部的“咨询师”,使企业具备“造血”的能力,可以独立开展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持续改进工作。
3、推动组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充分获得贯标企业领导层的认可和支持,协调好该企业内部的关系,把握各种机会、利用适宜的方法,推动企业贯标工作全面、深入的开展。
4、获得政府补贴。公司取得两化整合贯标认证后,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,可以申请到政府较大金额的项目补贴。
在山西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专项中,《方案》明确表示,首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级、AA级、AAA级及以上贯标评定的企业,分档予以30万元、40万元、50万元奖励。 2023年安徽省16市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奖励补贴 (一)安徽省 对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评估,评估等级在3A、4A、5A级的企业,一次奖补50万、100万、150万。
湖北省两化融合贯标申报奖励(部分地市)
武汉市:对通过贯标的高新技术企业或知识产权示范企业,一次性资助5万元;通过贯标的高校院所,一次性资助10万元。对经国家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0万元;对通过评定的企业一次性奖励人民币80万元。
江岸区: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知识产权(专利)示范企业、国家级知识产权贯标达标企业,在享受市级补贴的基础上,我区再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贴。
汉阳区:对经武汉市认定的上年度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试点企业。评定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、30万元奖励;对经国家、省、市认定的上年度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分别给予100万元、50万元奖励。
洪山区:对经国家认定的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试点企业、评定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、30万元奖励。对新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、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、知识产权贯标达标企业,给予10万元奖励;对通过省级、市级知识产权(专利)示范项目的企业,给予10万元的奖励。
东西湖区(临空港经开区):对经国家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,通过评定的企业,在享受市级奖励资金的基础上,区级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、80万元配套奖励。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知识产权(专利)示范企业、国家级知识产权贯标达标企业,区级财政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贴。
汉南区(开发区):对上年新获批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、优势(试点)企业、贯标达标企业,一次性分别给予20万元、10万元、5万元奖励,并对市局奖励过的贯标达标企业不再重复奖励。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的企业给予80万元奖励,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企业给予200万元奖励。
黄陂区:对新获批的国家知识产权培育企业、国家知识产权贯标达标企业、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、市知识产权强势企业、优势企业分别按市区1:1配套补贴。
东湖开发区:对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。 黄石市知识产权贯标/两化融合贯标奖励政策
服务流程 | 快捷流程:签订包过合约——详情了解——建立资料——现场审核——取证 |
管理型项目流程:现状诊断——基础培训——流程策划——流程编写——流程讨论评审——体系试运行——体系落地——通过认证 | |